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量領跑全球 有望在五大領域推動經濟升
李禮輝表示,兩年來,區塊鏈技術加速創新、拓展應用,在推動產業升級方面展現出廣闊前景。區塊鏈技術通過建立數字化的可信立體交互架構,有可能再造產業和商業模式,在望在五個領域推動經濟升級:一是工業標識解析和設備管理,二是產業鏈協同,三是供應鏈金融,四是鄉村振興,五是智慧城市。
政策支持下,我國在區塊鏈領域的創新和應用正在加速。最新數據顯示,中國是目前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,申請量約3.3萬件,占全球相關專利數量的63%。
2019年,中國將發展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。今年3月,區塊鏈被寫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,規劃提出培育壯大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。6月份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網信辦發布的《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明確,到2025年,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產業初具規模,區塊鏈標準體系初步建立。
自2008年區塊鏈技術被首次提出以來,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與技術應用研發等都實現了快速發展,取得了一定成果。從專利角度看,根據“智慧芽”最新數據顯示,全球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2015年之后,尤其是2018年后呈現爆發式增長。
最新數據顯示,有近50個國家和地區、近7800家公司參與區塊鏈相關專利的申請,專利申請量合計約5.5萬件。中國是目前在該領域內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,其次為美國和韓國。
區塊鏈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,以算法程序表達規則,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。
李禮輝表示,這種數字信任具有高效率、低成本的普惠性。一是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環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紐帶,節約信用形成所需的時間和成本,加持商業信用;二是在廣域、高速的網絡中建立零時差、零距離的認證工具,提高物聯網的效率和可靠性。近一段時間以來,區塊鏈技術創新側重于擴展交互功能和存儲功能。跨鏈技術可以實現區塊鏈之間、區塊鏈與互聯網之間的互操作,信息和資產能夠以不可復制、不可偽造、不可篡改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圍流轉。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技術可以將文件存儲在不同的空間上,同時生成文件存儲確權證明,在可靠性、邊緣存儲成本、數據隱私保護方面比傳統云存儲具有一定優勢。
據記者了解,平安集團、騰訊等公司目前位居國內區塊鏈專利申請量前列。中國企業在區塊鏈領域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于智能合約、人工智能、交易數據處理等相關技術領域。
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區塊鏈領域也有專利布局。“智慧芽”數據顯示,數研所共申請了131個區塊鏈相關專利,專利主要布局在支付體系結構、方案和協議。
李禮輝強調,區塊鏈技術創新是全球熱點,已經實現長足的進步,但尚未達到高并發市場中規?;煽繎玫乃疁剩碌目珂溂夹g還存在安全隱患。我國正處在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機遇期,在這個發展機遇期,冷靜的制度創新能夠及時消除可能出現的局部性泡沫,而積極的技術創新能夠持續創造可擴展的商業財富。